2014年,笔者买了台笔记本电脑——联想G500,也是笔者次玩笔记本,出于好奇,还没等到过保就被笔者给拆了。
2016年,《天涯明月刀》首次公测,为了去游戏里看风景,开始对笔记本进行大刀阔斧的升级,换了CPU,扩充了内存,升级了固态硬盘,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俗话说的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说的就是那鸡肋的显卡吧!既然显卡不行,那能不能对显卡进行升级改造呢?
打开电脑去某宝一搜,你别说还真有这玩意儿——笔记本外置显卡:

↑↑↑笔记本Mini-P-CIEx1外置显卡设备
对于大部分80、90后DIY玩家来说,提起外置显卡,就好像谈起自己的初恋一样,满脑子都是那些年和一起DIY的画面。
那时候的计算机能相较而言都比较落后,处理器、显卡功耗发热量都很大,没有哪家厂商愿意把自己的笔记本做成成一颗定时。

对于异地上学的大学生而言,它们急需一款轻便且能强劲的计算机,因为没有多少人愿意在离校的时候还抱着一个台式机去找工作。
因此,外置显卡这一玩家神器便在那个时代应运而生。
外置显卡的发展也经历好几次重大更迭,从初的ExpressCard到Mini-P-CIE,甚至后来SONY把光纤技术都用上了,但始终在DIY界不温不火。

↑↑↑笔记本ExpressCard扩展显卡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带宽不足导致显卡能损失太大以及厂商之间没有统一的设计规范。
眼看外置显卡这种被历史催生的产物快要消亡的时候,PC芯片In却带来令人振奋的。
2011年2月24日In发布了大名鼎鼎的雷电(Thunderbolt)接口。

Thunderbolt的研发初衷是为了替代并统一目前电脑上数量繁多能参差不齐的扩展接口,比如SCSI, SATA, USB, FireWire和 PCI Express。
目前,雷电(Thunderbolt)接口现已更迭到第3代,理论带宽高达恐怖的40Gbps,支持各式各样的外设,外置显卡也不例外。
今年Computex台北电脑展期间,各大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特色显卡,如华硕、索泰、蓝宝石、技嘉、迪兰。
作为国内显卡厂商,影驰也拿出了自己的外置显卡——影驰SNPR外置显卡盒。SNPR是Sniper(手)的缩写,是影驰这款海外产品的名字,而国内直接沿用该名称。
